2019.03.28

掃墓.潤餅.春遊.連假:多元意象的清明節

 

文/張文昌

「陽曆」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華人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循例全家會合聚掃墓祭祖,以示慎終追遠。 配合過往的農耕時令,最受華人重視且符合傳統價值的民俗節日,就屬春節、清明、 端午與中秋等四大節。現今主要的華人國度,此四大節慶多已成為國定假日。

傳統民俗節慶通常是依遵陰曆(俗稱舊曆或農曆)紀日,所以對應到陽曆(俗稱 新曆或國曆),傳統節慶每年的放假日期都不相同。惟獨清明節,大致都固定在陽曆 的 4 月 5 日,逢閏年時才會提早或推遲一天。為何如此?這是因為「清明」原為傳統 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最初並非民俗節日。

每年 4 月 5 日清明節所對應的陰曆日 期都不相同,2019 年清明節是在陰曆 的三月初一。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古代中國因以農業為立國根本,農人必須依據氣候施種。中國核心地域多處溫帶,四季冷暖分明,因此曆法同時要考慮到太陽及月球的運轉,兼顧年與月的準確週期,方能理析出適合耕種的農時。

一般通稱的「農曆」,並非是單純的陰曆,而是陰陽合曆,這可以從坊間的「農 民曆」見其端倪。現行「農民曆」的內容,雖是依據月亮盈虧而定的陰曆作為主體, 但也包含以太陽高度與光射角變化週期所制定的「二十四氣」。太陽與地球運轉所產 生的氣候變化關係,曆書稱為時節氣候或節氣,最早被認知的節氣就是二至(夏至、冬至)與二分(春分、秋分)。至遲在西元前二世紀(西漢),今日所見之二十四個節 氣名稱就已完整出現。「清明」是春分後第十五日,象徵萬物因新春而萌發滋長,南 宋人陳元靚就根據經典,解釋「清明」之意思,是謂「物生清淨明潔」也(《歲時廣 記》)。


從「寒食上墓」到「清明掃墓」

然而掃墓的傳統習俗,其實最初與「清明」無關,反而是與現今已不受重視的「寒 食節」有所連結,其轉變出現在唐、宋時期。

「寒食」是指在冬至後第 105 日(通常在陰曆二月底或三月初)起,連續三日禁 止生火烹煮,只能共吃冷飯寒食。此節日的源頭有二說:一是傳說春秋時晉公子重耳 的隨臣介子推,曾割腿肉煮湯餵食落難受飢的重耳,後重耳返國成為晉文公,介子推 卻不願再為晉文公出仕,後因故被焚而亡,故晉文公明令在介子推忌日時斷火;另一 說則是源自古代的火禁,即古人在不同季節使用不同的木材鑽木取火,並於改季時舉 行取新火的儀式,但在改新火之前不得舉火。

雲林縣大埤鄉怡然村舊庄開山大帝廟供奉的主神便是介子推。開山大帝神 像圖片來源:

Outlookxp , 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 x.php?curid=68167142

不論源自何說,距今二千前年前,「寒食」只不過是流行於山西一帶之習俗,但 其影響隨時間不斷擴大,至西元六世紀(南北朝),南方亦普遍見到寒食的民俗。不 僅如此,寒食節甚至與時間相近的「上巳節(陰曆三月三日)」相結合,形成外出春 遊踏青嬉戲,以及春浴驅邪淨身的習慣。再加上清明時處寒食節的後幾天,所以在文 獻資料中,常出現寒食、清明兩者並稱連用的情況。

到了七世紀的隋唐時代,盛行於「寒食清明」的節日習俗,除了取新火、踏青、 飲宴、拔河、放風箏、盪鞦韆、鬥雞,甚至是未婚男女藉機約會談戀愛之外,還出現 了新形態的過節民俗,那就是「寒食上墓」。

唐代之前,僅高官世家可立家廟祭祀祖先,低階官員與庶民只能拜墓。民眾既於寒食清明郊遊踏青,即可同時祭拜並整理祖先墳墓,於是民間逐漸形成「寒食上墓」的習俗。正因如此,在寒食清明節,常見官員百姓一面祭拜先祖,一面卻胡鬧嬉戲,毫無哀戚之情,故唐代曾下詔禁止這類不合禮教的行為。

雖說「寒食上墓」原本僅是地方性的節令習俗,但後來因為其俗盛行於各地,民 俗本身不違禮義,又能抒發慎終追遠之民情,所以普遍獲得官民支持。八世紀所編修 之國家禮典《大唐開元禮》,便將「寒食上墓」納為國家認可之禮儀,讓這項原非儒 家禮經規範的地方民俗儀式,晉升成為國家禮制。

《大唐開元禮》為中國現存最早之國家 禮典。圖片來源:臺北國家圖書館藏舊 鈔本《大唐開元禮》書影,取自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 8/3d/6a.html

但到宋代,寒食上墓的節令儀式有所改變。首先,宋代國家禮典雖未見到寒食上 墓之規定,但寒食清明上墓之民俗,絲毫不受影響。其次,宋代明定寒食後的第三天 為清明,而宋代社會上墓拜掃的日子,改到「清明」者逐漸增多;趙宋皇室亦規定, 在清明當天享祀皇家陵寢。再者,宋代以降,各地祭掃拜墓的時間雖不限於清明,可 是「清明掃墓」的名目逐漸取代「寒食上墓」,成為中國象徵家族團結和傳承之重要 節日與儀式,寒食節的能見度逐漸消退。

1935 年,中華民國政府將 4 月 5 日明定為「民族掃墓節」,這是在唐代之後,再 次以國家的立場,定位並重申「清明節」此民俗節日的傳統意義。

寒食節今雖已湮沒,但是當代的華人地區,多處仍存有清明節不開火烹煮,而改吃冷食的習慣。臺灣則承襲福建習俗,於清明節以潤餅、粿等當作應節食品,這已成為寒食節殘存之遺緒。

潤餅是臺灣清明節的應節食品,也是寒食節殘存之遺緒。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清明連假

現今臺灣的「民族掃墓節」屬於國定之民俗節日,放假一天。又因前一日是可放 假的節日「兒童節(4 月 4 日)」,故得有二天連假。如果連假恰好遇到週休假日,則可 連續放假四天。

臺灣已於 2001 年 1 月 1 日全面實施週休二日,故許多節日、紀念日已調整成只 紀念而不放假。在實施週休二日之前,臺灣各級學校會在 4 月初放假,再與兒童節、 清明節連結成近一週的假期,此假期稱為「春假」。日治時期則是在 3 月最後一週放 春假。「春假」的實施,除行政的需要外,或許蘊含有古代上巳、寒食、清明假期之 餘緒,暗帶鼓勵學子郊遊踏青,欣賞春色,頤神養性的意義,與今日單純掃墓休假之 功能與目的有所不同。

至於古代的法定假日,通常只適用於官員。唐代寒食連同清明,規定給假四日。宋代的寒食清明假期更長,共有七天假,放假日為寒食當日,以及寒食前、後各三天。唐、宋的寒食清明假期長,再結合節令民俗,春遊上墓之風自然盛行不墜。明、清的法定假日較宋代大幅萎縮,清明節的休假亦被取消。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傳世中國畫作中最為知名,也是蘊藏許多重要歷史訊息的藝術 珍品。

〈清明上河圖〉最早的版本,是由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內容描繪北宋的京城開 封城內,與開封的經濟命脈汴河兩岸繁華熱鬧的景象。〈清明上河圖〉採長卷形式, 將數量眾多的人物、街景、自然風光等,皆納入畫作當中。正因為〈清明上河圖〉具 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傳達現實的嚴謹構圖,與以巧妙處理繁雜意象的手法,故後世將 其奉爲經典畫作,並不斷出現摹仿的作品。目前能見度最高的相關作品,當屬收藏於 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的最早版本,以及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清院 本。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虹橋」畫面。

圖片來源:https://www.npm.gov.tw/exh96/orientation/index4_1_ch.html

可是〈清明上河圖〉的畫名,是在卷首處有以瘦金體書法所寫之「清明上河圖」五字而來。「清明」與「上河」所指為何,古今爭論甚多。但其作品主題在於呈現廣義的清明時節,北宋開封各階層實際的生活景象,同時反映繁榮且多元的社會樣貌,這是各方之共識。

清明節饒富多元之意象,來自於歷史傳統之變遷,與結合在地生活的需要而成。在享受假期之餘,如果能再深思其中之變化與內涵,當可為節慶增添許多無法言妙之意味。

參考資料:

  1. 王明蓀,〈唐宋時期的寒食清明〉,《故宮文物月刊》85期,1990年4月。
  2.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3. 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裘錫圭,〈寒食與改火──介子推焚死傳說研究〉,收入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5. 廖美玉,〈祭墓與踏青:唐代「清明」所展演的生命倫理〉,《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5期,2014年9月。
  6. (日)野島剛著,張惠君譯,《謎樣的清明上河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年。
  7. 內政部,〈紀念日與節日實施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20033,檢索日期:2019年2月25日。

作者:張文昌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