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2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

 

文/邱奕宏

簡介: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

在美國聯邦政府的國定假日中,為紀念特定人物的傑出貢獻而制訂為國定假日的情況僅有三人:分別是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 (Christopher Columbus)、美國開國國父之一與第一任總統的華盛頓 (George Washington),及本文所要介紹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本文簡稱為金恩博士紀念日,英文簡稱是MLK Day)是在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用以紀念在1929年1月15日於美國喬治亞州(Gerogia)首府亞特蘭大(Atlanta)出生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對美國人權運動的卓越貢獻,及彰顯他以非暴力抗爭方式來爭取民權運動對美國社會所留下的偉大遺產。

該紀念日所以選在每年 1 月第三週的星期一,是為鄰近他 1 月 15 日生日的時間。金恩博士紀念日是很晚近的紀念日,直到 1983 年 11 月 2 日才由雷根總統簽字使其成為美國聯邦的國定假日,到 1986 年才正式開始慶祝,而成為美國每年1月在新年元旦假日後的另一個在1月的國定假日。

金恩博士的早期經歷

講到金恩博士,大多數人立刻聯想到就是他在 1963 年 8 月 23 日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在二萬五千名群眾前所發表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I Have a Dream)。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March on Washington,” August 28, 1963, AFP/AFP/Getty Images

 

誠如許多人從金恩博士在該演說中所留下的印象,金恩博士是美國 1960 年代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中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金恩博士出生於美國南方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基督教浸信會(Baptism)家庭。他在 1955 年獲頒受神學博士學位,隨即與其妻子蔻瑞塔夫人(Coretta Scott King)搬往鄰近的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Montgomery, Alabama)的浸信會教堂進行傳教工作。當時的阿拉巴馬州,是充滿種族歧視與白人優越的典型南方州。

金恩博士與美國民權運動

奠定金恩博士的一生成就與對美國的最大貢獻是在他與美國爭取各族裔平等與權利的民權運動的緊密連結。導致金恩博士對民權運動的關注則是源自於當時美國南方各州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與對黑人的不公平待遇。

例如,在美國南方各州有一項法律要求所有的非裔美國人在搭乘公共汽車時必須坐在公車的後排座位,而將前排座位留給白人坐。若是前排座位被坐滿,在後排座位上的黑人則必須讓位給白人乘客坐。1955 年 12 月 1日,金恩博士所在的蒙哥馬利市,有一位勇敢的黑人女性羅莎帕克(Rosa Parks)女士因為在搭乘公車時拒絕讓座給白人男性而遭到白人警察逮捕並關入牢中。

 

 

Rosa Parks的報導,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s://www.loc.gov/resource/mss85943.001906/?sp=2&r=-0.49,0.124,1.944,0.734,0

 

受到印度領袖甘地非暴力與不合作運動的啟發,金恩博士號召數跨越黑白種族的數千人運動,進行非暴力的和平示威。在經歷 381 天杯葛蒙哥馬利市公車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宣布阿拉巴馬州的種族隔離法律是不合憲法的(unconstitutional)。因此,金恩博士領導的非暴力杯葛運動獲得了最後勝利。此事件也更堅定了金恩博士以非暴力運動來改革社會的決心。

在他所領導無數次的民權運動中,前述「我有一個夢」演說的華府遊行是其領導遊行中最著名,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當天,金恩博士率領著群眾從國會大廈到林肯紀念堂。他在以紀念廢除蓄奴制度的林肯總統為名的紀念堂前的階梯上發表這篇鼓舞人心的演說。

隔年,美國通過「1964 年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禁止在就業與教育的種族歧視,並廢除在公共設施任何種族隔離的法律。同年10月,金恩博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史上首位獲得該獎殊榮的非裔美人,也是史上最年輕的獎項得主。

 

Martin Luther King, Jr. Memorial, Washington, D.C.,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www.loc.gov/pictures/item/2013650719/resource/

 

金恩博士在 1968 年 4 月 4 日於田納西州曼菲斯市(Memphis, Tennessee)遭到暗殺,年僅39歲。然而,他的逝世並未使得全美的民權運動因此而放緩腳步。金恩博士遺孀為發揚金恩博士理念而在1969年於亞特蘭大建立「馬丁路德金恩之非暴力社會變革中心」(Martin Luther King, Jr. Center for Non-violent Social Change,the King Center,簡稱金恩中心),來繼續傳揚與倡導金恩博士的非暴力社會改革哲學。

 

金恩中心:http://www.thekingcenter.org

 

建立金恩博士紀念日的漫長努力

從金恩博士遭到暗殺的 1969 年到金恩博士紀念日正式成為官方國定假日的 1986 年共耗時了 15 個年頭。此耗時甚久的紀念日立法過程就如同金恩博士一生奉獻的民權運動事業一樣緩慢及漫長。最早呼籲建立國定假日來紀念金恩博士對美國民權運動貢獻的人是密西根州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寇恩(John Conyers),在金恩博士遭刺殺的四天後提出該提議,但美國國會未做出回應。

1971 年「南方基督徒領導議會」(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gress, SCLC)向國會呈遞了超過三百萬人署名的請願,要求支持建立金恩博士紀念日,但國會仍未採取任何行動。

時至 1970 年代後期,美國民間支持建立金恩博士紀念日的呼聲逐漸高漲。國會黑人黨團蒐集超過六百萬的簽名支持,並獲得當時的美國卡特總統(Jimmy Carter)對於建立國定假日的背書。在這不斷說服美國民眾的漫長過程中,金恩博士的遺孀—蔻瑞塔夫人扮演重要的角色。

 

Dr. & Mrs. Martin Luther King Jr., Library of Congress: http://www.loc.gov/pictures/item/96516151/resource/

 

除了蔻瑞塔夫人外,美國著名非裔盲人歌手史帝夫汪達(Stevie Wonder)在1980年出刊的「比七月還熱」(Hotter than July)的唱片專輯中收錄一首名為「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的歌曲來慶祝金恩博士的生日。該專輯的封面是用金恩博士的照片,並附帶著這一段文字來懇求樂迷支持建立金恩博士紀念日的倡議。

 

「比七月還熱」專輯封面,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tter_than_July

 

1983年民權運動領袖聚集於華府召開盛大的群眾集會來紀念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演說二十週年及他逝世十五週年。在該紀念集會後,相關的立法行動隨即在國會展開,金恩博士生日定為國定紀念日的提案遂順利地通過了,並由當時共和黨籍的雷根總統於 11 月 2 日簽字通過成為法律。

金恩博士紀念日的實施情況

儘管美國聯邦政府在 1983 年立法通過名定金恩博士誕辰為法定的聯邦紀念日,但實際的落實是從1986年才開始。由於美國南方州向來是種族偏見與歧視較為堅固的地方,因此許多州對金恩博士誕辰被訂定為聯邦法定假日採取對抗態度。例如,南卡羅萊納州是直到 2000 年,金恩博士逝世後的 32 年才正式承認金恩博士紀念日是該州的法定假日。

又如阿拉巴馬州及密西西比州將金恩博士紀念日與在南北戰爭中領導南方聯盟(the Confederate)軍隊的著名將領羅伯李將軍(Robert E. Lee)的生日並列在 1 月的第三個星期一作為法定假日。未明言的意涵是特意以紀念支持蓄奴立場的南方聯盟將領的生日,以表明南方州珍視自身文化傳統的堅定立場。

由於金恩博士紀念日是相對晚近的紀念日,而沒有長久的傳統,因此一般美國民眾在此紀念日的活動多半必須要仰賴政府的鼓勵與公民社會團體的倡導,才能夠逐漸形成特定的風氣來紀念此節日。近年來,美國聯邦政府立法鼓勵美國民眾在此節日中花部分時間來從事義工活動以紀念及表彰金恩博士為美國民權所做的貢獻。

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 2018, Google: www.google.com

 

金恩博士紀念日的意義與省思

由前可知,金恩博士紀念日的創建與金恩博士終其一生致力的民權運動一般,都是一段漫長而充滿艱辛與困難的道路。金恩博士紀念日的意義在於表彰他在爭取種族平等、消除種族歧視及爭取普遍人民政治與公民權利的卓越貢獻。更重要的,金恩博士領導民權運動下所達成的偉大成就是透過和平不流血及非暴力的群眾運動來達成艱困的社會改革。

儘管美國的族裔間緊張的情況仍不時發生,美國社會離金恩博士「我有一個夢」的理想社會仍有一段距離,但無疑的是,由於金恩博士與其他民權運動者的努力,以使得美國變成一個較以往更為平等、較少歧視的國家。但如同金恩博士在其「我有一個夢」的演說中指出:「儘管困難與挫折,我仍有一個夢。這個夢是深植於美國夢中…」而金恩博士的「美國夢」就是「讓自由的鈴聲」響遍美國的各個角落。這美國夢的達成仍有待美國民眾在金恩博士的感召下繼續向前邁進。

再從美國的金恩博士紀念日來對照我國相關的法定紀念日,可以充分感受到美國社會的進步性與台灣社會相對的遲緩與落後。根據在民國 103 年最新修訂「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中,規定的紀念日共有 11 個。無一個是對近代台灣政治或社會作出傑出貢獻而表彰紀念的人物。沿襲中華民國體制的台灣社會所被政府機關法定要求紀念的政治人物,除孫文誕辰紀念日外,就是千年前的孔子誕辰紀念日及為特定宗教的佛陀誕辰紀念日,並未有任何人物是與台灣社會及土地有緊密的連結關係。

也因此,在台灣社會解嚴與民主化後,政府規定的政治性節日對一般的台灣民眾的距離是遙遠的、情感是疏離的,也因此國定假日對一般台灣民眾而言僅是確保小確幸而可安排放假出遊的「a day off」,而絕對不是什麼可以緬懷紀念,甚至激發民眾積極行動奉獻公益的「a day on」。

從美國看我國的國定紀念日,我們可以清楚的理解到美國作為一個偉大國家的理由,是因為該土地上有偉大的人民,願意為那塊土地上的民眾而積極無悔地作出奉獻,這方才能夠成就卓越的領袖來領導偉大的國家。反觀台灣,一般民眾對於國定假日之意義的情感疏離與認同的薄弱,是否代表著台灣當代社會所面臨的深沈問題呢?這或許每一個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應該深入思考的課題。


參考資料:

  1. “Making of The King Holiday,” The King Center, website: http://www.thekingcenter.org/making-king-holiday
  2. “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 OfficeHolidays, website: https://www.officeholidays.com/countries/usa/mlk.php
  3. “MLK federal holiday declared”, History, November 23, 1983, website: https://www.history.com/this-day-in-history/mlk-federal-holiday-declared
  4. Blakemore, Erin, “The Fight for 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 History, January, 10, 2018, website:https://www.history.com/news/martin-luther-king-jr-day-controversial-origins-of-the-holiday
  5. Carson, Clayborne (editor). 1998. The Autobiograph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New York: IPM in Association with Warner Books.
  6. King, Coretta Scott, “The Meaning of The King Holiday,” website: http://www.thekingcenter.org/meaning-king-holiday
  7. Rubin, Molly, “The Struggle was real: The contentious history of 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 in photos,” Quartz, January, 15, 2018. Website: https://qz.com/1178668/the-contentious-history-of-martin-luther-king-jr-day-in-photos/
  8. 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20033

作者:邱奕宏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