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犧牲尚饗與分享神恩:從祭品看傳統飲食

 

文/張文昌

祭品的存在與意義

華人每逢傳統的年節,往往會有許多象徵性的慶典活動。配合年節的相關活動,除了應景的民俗慶典外,最重要且具代表性意義者,無外乎是祭拜神明祖先與家族團圓聚餐。在物資尚不豐盛的時代,準備拜拜的祭品,常是節日的重頭戲,無疑也是最受大家關注的對象。因為祭品不但能使家族獲得祖先神靈的庇佑,更會成為飯桌上料理的主角,讓全家人大飽口腹之欲。

神祇的存在及對神靈的崇祭,是人與超自然間互動交流的重要内涵。然而祭品在人神關係所扮演的角色,在各種宗教與信仰間,其意義可說不盡相同。一般而言,信徒希望透過祭品的奉獻,期盼神靈能接收到他們的感謝,同時還可獲得持續且不間斷的恩賜與福報,所以祭品具有神聖性的象徵。但是也有某些宗教信仰,並不贊同人因奉獻祭品而獲得神恩,認為這是帶有功利成分的交換行為。

對於華人社會而言,「報」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即相信人與人之間、人與超自然之間,應當存在有一種確定的因果關係,這是構成中國社會關係的基礎。所謂「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曲禮上》)人神間各方面的關係,乃是基於彼此之德行與相互往來而建立,若有所施受,必有回報,方可維繫雙方的互動機制與交流基礎。人間出力奉獻祭品供養神靈,神靈賜恩福佑人間,這是人神之間不言可喻且自然證成的相互關係。傳統華人社會普遍對此關係無所置喙,祭品的功能與意義也由此展開。

祭品的階級分化

在古代中國社會中,對於神明與祖先之祭祀,是存在著身分階級的高低分化,亦即不同身分者各有其祭祀規定,祭品當然也存在著位階與差序,不能隨意混用。例如祭祀對象,皇室貴族可以饗祭天地山川諸神,庶民就只能祭拜己身周遭的鄉土神明;家族當中僅有嫡長宗子才能夠祠祀宗姓始祖,庶子就只能奠祭生身高祖以下之祖先。又如對祭品而言,一般的理解是,祭品大多是人類可吃的食材食品,但是天子祭祀時所規定的祭品,除了血食牲畜之外,還有玉器和絲綢等,有別於其他。

再者,面對不同的祭拜對象、時間與場合,也必須準備不同的祭品。例如古代祭祀宗廟有所謂「薦新之禮」,即每個季節當令新熟之農耕作物,收穫後必先祭祖,也就是先請祖先嘗新後,子孫方才食用。《禮記.王制》也說:「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意即屬貴族階層的大夫、士對於宗廟之祭祀,受封擁有祿田者必須準備犧牲(為祭祖而準備之牲畜祭品)以行祭禮,無祿田者則行薦新之禮。至於庶民僅需行薦新之禮即可,也就是春季薦祭韭菜,夏季薦祭麥子,秋天薦祭小米,冬天薦祭稻子。近代則是於家中祭祖時使用熟食,拜墓時則須用生食,以區別神鬼與陰陽之不同。

北京天壇祈年殿是天子祭天祈穀之所,殿內奉祀有皇天上帝之牌位。現在此地雖已不再進行祭祀,但仍設置有牲畜祭品之泥塑像。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每個人的祭祀位階,象徵著政治社會與家族倫理的地位分際,而祭品種類、份量與形式上的差異,正也蘊含著祈求目的各有不同之深意。不過對於祭品的各種規範,並非單純只是強調祭品的美味,而是希望能夠遵照時令,準備好應時且合宜的祭品,藉以傳達行祭者對神靈誠心之崇敬。

圖為北京天壇的燎爐,作為天子完成祭祀後焚化祭品之用。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分享祭品以共沐恩福

相對於祭典舉行時的莊嚴肅穆,完成祭拜後,場面氣氛往往會有所改變。因為除了特殊狀況外,一般祭典結束,祭品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由主祭者主導,按照祭典的性質,將祭品分配給與祭者以及相關人員;如果是家族祭祖,那就必須將祭品分予各房系的親屬。

另一則是在祭拜禮成後,就隨即舉辦宴席,將祭品轉化成宴席料理,讓參加祭典者(通常是家族成員,有時還包括了受邀前來觀禮的來賓)與宴聚餐。餐會的場面氣氛,相較於祭典時應該輕鬆不少,但畢竟是典禮之餘緒,相關的規矩不可或缺。譬如說宴席座次必須尊卑有別,長幼有序,以展現出教養與秩序;若有受邀出席的客人,宴會還必須敘分賓主之禮,以示尊重人際關係,同時也有讓賓客共沾主家恩榮之意味。

之所以要分配祭品予各房系親屬,除了共同分享神靈祖先所賜之福恩外,也冀望子孫以身為家族成員為榮,並勉勵其謹遵孝道,恪守家訓,以期未來能弘大祖業,光耀門楣。所以對家族成員而言,參與祭典與分享祭品,被視為是強化家族向心力的重要作為。

孔子在魯國仕官的末期,魯定公在一次祭典結束後,並未派人將祭祀的胙肉分予孔子,這讓孔子感覺不受尊重,憤而率領學生離開魯國,開始了十四年周遊列國之生涯。未分得胙肉,自然不是孔子離開魯國的唯一因素,但絕對是衝突的引爆點。這顯示分享祭品給相關成員,不但是對人的尊重,更是禮教與德行的展現。

以往常有論點認為,華人重視家族,於是透過祭拜祖先與宴會聚餐,來凝聚並團結家族,藉以凸顯家族在社會中無可取代的重要性,這是華人所獨有的特點。不過事實上,結合祭祀祖先、分享祭品與聚會飲宴的一連串儀式行為,以此達成鞏固家族的目的,就人類發展歷史而言,其實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並非華人所獨有。

祭品形式的改變

隨著時代的嬗變,階級陵夷,庶民勃興,再加上社會生活的演進,祭品的形式與內容,也順應時局而逐漸產生變化。這些變化的契機,傳統說法常歸諸於歷史名人的創發。例如把麵製糕點類食物當作祭品,一般都將起點溯源至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相傳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亂,降服孟獲,班師時因風浪過大而無法渡河。有南中人提議遵循當地習俗,使用俘虜的人頭,併同牲畜作為供品來祭祀河神,方能解決問題。諸葛亮反對此議,改用羊、豬肉為內餡,外以白麵包裹,蒸熟後代替人頭作為祭品,祭拜後投入河中,終遂平安渡河。諸葛亮將此祭品命名為「蠻頭」,即取蠻人之頭的意思。蠻頭一語,後來逐漸演變成今日習見的「饅頭」。換言之,通說都認為饅頭是由諸葛亮所發明。

關於諸葛亮與饅頭的故事,目前所見較早的文獻記載,是來自北宋人高承之著作《事物紀原》,書中直言此故事是得自小說傳言。(卷9〈酒醴飲食部〉「饅頭」條)雖然諸葛亮與饅頭的故事,並不是來自正史典籍之記載,但因各類筆記小說的傳抄,特別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亦將此故事納入,作為諸葛亮平定南中的重要成就。也就是透過蠻頭祭神,來彰顯以理性文明化育南蠻,搭配七擒七縱蠻首孟獲的以德服人,小說中這兩則正史未載的故事,皆在凸顯漢人的仁德教化,此乃明代小說常見之核心意旨。諸葛亮創造饅頭作為祭品的故事,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日本漫畫家小川悅司於1995年開始連載的漫畫《中華一番!》(臺灣譯本改名為《中華小廚師》),以及1997年依照漫畫改編上映的動畫連續劇,因內容是以中華美食為題材,在出版與播映時,引發了許多話題與迴響。動畫版劇情中,設定了中華麵點發展的源頭,正是來自諸葛亮與饅頭的故事。動畫所敘述的劇情雖然不是完全按照史實,但終究還是遵循通說而改編,所以不會顯得荒誕離奇。

日本動漫「中華一番!」,將中華麵點的源頭,歸結到諸葛亮征伐南中與饅頭祭品的故事。
圖片來源:https://8maple.in/2993424-10037000/

其實由於石磨的問世,以蒸熟之麵粉製品作為食物,至少在漢代早已普遍。不過漢朝幅員廣大,各地麵粉製食品的名稱可謂多樣,當時最常見的名稱是「餅」。而由蠻頭演變而來的「饅頭」,則是後世對此類麵粉製品最為廣泛的通稱。至於在諸葛亮之前,是否已經出現有餡的饅頭?此事今日已經無法詳考。現在多將有餡的饅頭稱為「包子」,這是北宋以後才普遍出現的稱呼。

關於以蒸熟之麵粉食物作為祭品,晉人盧諶所著之《祭法》,中有「春祠用曼(饅)頭、餳餅、髓餅、牢丸,夏秋冬亦如之」的文字(盧諶《祭法》早已亡佚,現見文字是援引自唐代類書《初學記》),顯示至少在西晉進行祭祀之時,已經開始使用饅頭作為祭品。

此外,佛教禁屠戒殺的思想,以及道教清淨養生的觀念,都視殺牲祭祀會增添自身的罪孽,不利於積德與修行。因此受到宗教的影響,將傳統祭典的祭品,由犧牲改變成蔬果素食,並衍生出以動物外形的糕餅粿食,作為象徵牲禮之祭品,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這也是祭品觀念與形式的重大變革。

隨著禁屠或素食以求福積德觀念的深化,利用模具製作動物形態的糕餅粿食而成的祭品,成為了取代犧牲的新樣貌。
圖片來源:https://kknews.cc/news/5v44l48.html

仙草蜜土地公

除了傳統形式的祭品外,為了達成特定目的,出現了取悅特定神祇之特殊祭品,以求順利如願的現象。此類事件文獻記載不絕如縷,就算在當代也不罕見。

土地公(福德正神)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基層,廟宇分佈最廣,而且最貼近在地居民的神祇。其祭品往往是常見的水果、糕點與零嘴等,這也是一般民眾最方便準備的供神祭品。但是土地公也因其地屬性質,經常出現獨有的在地特色。例如位於本校北大門對面,大學路旁的光明福德宮,原本是新竹市東區光明里地屬的土地公廟,平常前往奉祀的信徒,照說都是光明里的在地居民,祭品理應也是常見的品項。但是現場眼見所及,祭品卻都是現代加工包裝的仙草蜜。

原來1958年國立交通大學於新竹光明里復校後,本校也成為該土地公的轄區。後來校內出現一則口耳相傳的故事,即過去曾有一位投考本校研究所的外地考生,考前夢見一位老人說想要吃仙草蜜,於是準備了罐裝仙草蜜前來祭拜本校大門前的土地公。結果這名考生大學時期的成績並不突出,卻考上了錄取率極低的本校研究所。「準備仙草蜜拜土地公」,當然就成為想要投考交大者必須預先完成的任務,連帶新竹地區參加各種考試的考生,也紛紛在考前準備仙草蜜,來交大土地公廟拜拜,以祈求考試順利過關。

這類結合在地特色與特殊目的之祭品,無非因為神祇具有特別的神蹟,且相對靈驗,故而出現這種另類的祭品。所以懷有特殊祈願的祭拜者,雖然平日不一定會來參拜,但是為求達成目的,希望藉由祭品以投其所好,透過取悅神明而完成祈願。相對的,就又再次凸顯出傳統信仰中,偏向於功利交換之面向。

新竹交通大學北大門外的土地公廟光明福德宮,其供桌上的祭品並非常見之水果糕點,而是仙草蜜,反映出祭品取悅與祈願目的結合之特色。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祭品最好的形態與功用為何?

供奉神靈的祭品,應以何種方式呈現?該發揮什麼樣的功用為宜?或許沒有定論。祭品是否美味,或許也不是奉獻者的優先考量。但是如果能夠兩全其美,兼顧神靈庇護與滿足味蕾,孰何樂而不為?

 

參考資料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中國思想研究委員會編,《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李豐楙,〈節慶祭典的供物與中國飲食文化——一個「常與非常」觀的節慶飲食〉,收入張珣主編,《人神共歆:宗教與養生飲食》,臺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年。
(英)瓊斯(Martin Jones)著,陳雪香譯,《飯局的起源:我們為什麼喜歡分享食物(Feast: Why Humans Share Food)》,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維基百科「饅頭」條: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2%E5%A4%B4,2020年9月6日檢索。
維基百科「光明福德宮」條: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6%98%8E%E7%A6%8F%E5%BE%B7%E5%AE%AE,2020年9月6日檢索。

 
 
 

作者:張文昌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