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

西洋鬼節:萬聖節(Halloween)

 

文∕胡正光

萬聖節的起源:凱爾特時期

顧名思義,萬聖節(All Saints’ Day)是基督教紀念聖者的節日,但它卻是從異教(非基督教)的祭典轉化而來。

根據目前一般的認知,萬聖節(10月31日到11月1日的晚上)源於古代不列顛凱爾特人(Celts)象徵夏天結束的祭典(Samhain)。凱爾特人的曆法中,5月1日是夏天的開始,10月31日的日落是夏天的結束,11月1日則是新年的開始。很明顯地,不列顛的夏天不可能這麼長。然而,凱爾特人是牧羊民族,所以他們並不按照穀物生長的過程,而是以羊群放牧的時間標定節氣。5月1日是夏天的開始,太陽回到人間,於是要升起新的火,這一天可以把羊群放出去在草地上吃草。10月31日夏天結束,太陽離開人間(也象徵太陽的死亡),這一天要熄掉祭壇上的火(也就是5月1日點燃的火),把羊群關起來過冬。

凱爾特人的傳說中,死神在10月31日的夜裡,會把過去一年過世的亡者靈魂都收集起來,並決定未來的十二個月中,亡靈要住在哪一種動物的身體中。但是死神會接受禮物或祈禱,然後把處罰改輕一些。萬聖節時,大人用糖果打發孩童勒索的習俗或許就來自賄賂死神的傳說。

在祭典中,凱爾特人燃燒篝火,焚燒犧牲品(通常是羊),穿戴動物的毛皮圍繞火堆跳舞。離開的時候,帶回篝火的灰燼灑在房屋四周驅離鬼魂。

古代凱爾特文明的Samhain,可以說充滿了陰森恐怖的氣氛,是一個祭拜亡魂的鬼節,有如臺灣的中元節。

 

基督教的轉化

羅馬人征服不列顛後,凱爾特習俗受到壓迫,並慢慢由基督教的習俗取代,將凱爾特的節日與符號賦予新意義。例如,原來8月1日的收穫祭典Lugnasad改成聖彼得的入獄紀念日(Lammas);醡漿草本來象徵凱爾特祭司(Druid)的三個階級,被改成象徵基督的「三位一體」(Trinity);凱爾特十字原本象徵太陽照耀萬物,後來成為基督受難的象徵。

 

西元610年,教宗鮑尼法斯四世(Boniface IV)用羅馬時期的萬神殿(Pantheon)奉祀聖母以及所有的聖徒、殉教者,[1]不過並沒有特別決定哪一天作為紀念日。731年教宗格列哥里三世(Gregory III)將奉祀的地點搬到聖彼得大教堂內的一座小禮拜堂,並決定每年11月1日舉行彌撒,從此有了「萬聖日」(All Saints’ / Hallows Day)的名稱。不過,此時的紀念儀式並非教廷制訂的固定節日,萬聖日僅在羅馬一地舉辦。直到837年,迦羅琳皇帝虔誠的路易(Louis the Pious)才下令在帝國領域內強制舉行萬聖日的儀式。[2]

為什麼要選擇凱爾特的鬼節做為基督教的聖人節?這要考慮愛爾蘭僧侶在六、七、八世紀時在歐洲基督教世界的影響力。中世紀前期不少著名的僧侶來自愛爾蘭或不列顛,[3]他們熟悉凱爾特習俗的殘遺,可能因此讓基督教紀念死者的節日與凱爾特的鬼節重合。

於是,萬聖節(或萬聖日)這個名稱在西元九世紀即確定,一直沿用到今天。

 

今日萬聖節的習俗

基督教最初的「萬聖日」是紀念聖人及殉教者的嚴肅節日。經過幾世紀的流變,凱爾特時期陰暗恐怖的氣氛不再,今日的萬聖節充滿了歡樂氣息。最為人知的是兒童化妝打扮,挨家挨戶要糖果。這個習俗在歐洲中世紀時期就已出現,有些窮人(特別是兒童)會登門為這家人認識的亡者祈禱,以獲取靈魂蛋糕(soul cakes)做為報酬。[4]演變至今,「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的淘氣作風反成了萬聖節最令人深刻的印象。這個習俗大約在1940年代從北美開始流行,然後隨著美國文化擴散到全世界。而化妝打扮的風俗,似乎令人聯想到古老的凱爾特傳統。在舉行Samhain祭典的時候,人們會帶上面具、披上獸皮或將身體塗上顏色,抹去人形,不讓鬼魂抓走。因此,傳統上萬聖節服飾以可怕的造型為原則,但近年來已不再有任何限制。

萬聖節也是靈力充滿的時刻,因此,各式各樣想預知未來的占卜(例如堅果占卜、麵包占卜)也是萬聖節應景的習俗。有一種別具特色的占卜是水中咬蘋果。一群未婚情侶到池邊,將寫有男孩名字的蘋果投入水中,女孩則用嘴將寫有心儀男生名字的蘋果從水中咬出。第一次就咬出,代表美好的結果。兩次才咬出,代表短暫的愛情。

萬聖節最著名的裝飾品非南瓜燈(Jack-o’-lantern)莫屬,這是一個源自愛爾蘭傳說的習俗。相關的傳說版本各有不同,其中一個如此敘述:傑克(Jack)是個品行不端的無賴,有一次他將撒旦騙到樹上,並在樹幹刻上十字,讓撒旦無法下樹。撒旦只好跟傑克協議,永遠不會帶走他的靈魂,傑克才讓撒旦下了樹。傑克死後,因他生前素行不良,天堂拒收他的靈魂,地獄也因為撒旦的協議無法收留傑克,只給了傑克一小塊炭火,讓他在人間流浪時照亮路途。另一個版本則是,撒旦要求傑克找人頂替他,於是傑克在萬聖節時混進人群找替死鬼。傑克把那一小塊炭火放進鑿洞的塊根蔬菜(有白蘿蔔、大頭菜、甜菜的不同說法)做成燈籠,活著的人則仿效他,一起提著燈籠,讓傑克誤以為是同類。愛爾蘭移民到北美洲之後,才開始用南瓜,成為今日的南瓜燈。南瓜燈代表的意義就是飄盪於天國和地獄之間的遊魂,也是最具萬聖節特色的象徵。

臺灣的萬聖節活動

大約在2000年之後,萬聖節開始在臺灣流行起來。不過,這個宗教節日並非由教會引進,而是由教育機構及美式餐廳、夜店帶動(宋世祥,2017)。這說法並沒有經過嚴格的考據,不過依筆者自己的經驗,不論新教或舊教(天主教),臺灣的教會活動的確沒什麼萬聖節的氣息。雖然臺灣有不少來自英語系的基督教派,而且熱鬧的萬聖節是英語系國家的風俗,但臺灣的教會就是不熱衷萬聖節活動。

商業場所舉辦萬聖節派對以吸引顧客並不奇怪。來此參加活動的顧客,不是僑居臺灣的外國人,就是對外國文化有興趣的臺灣人,難以普及。萬聖節在臺灣得以成為流行,與教育機構的推波助瀾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教育機構又可以分兩種:補習教育機構(例如美語教室)以及一般的教育機構(就是一般所稱的學校),而以後者對社會文化的改變有更大的作用,因為它們也包含了義務教育機構,西洋風俗就經此途徑而廣泛傳入民間。

學校舉辦萬聖節活動和語言教學有關。為了讓學生體驗異國風俗,於是選擇了熱鬧歡樂的節日慶典,聖誕節和萬聖節(目前也有慶祝「復活節」的趨勢)是顯著的例子。在這一天,學生在學校做各式的化妝打扮,校方並鼓勵學生發揮創意。[5]於是,過萬聖節的習慣從幼稚園開始,一路跟隨學生成長,逐漸延伸到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可以想見的是,再過幾年,萬聖節可能變得更普及而成為重要的民間節慶,這使我們不得不做一些反思。

 

節日在今天的意義

不論部落社會或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每一種社會都有節日的概念。我們雖然不知道人類何時開始有過節日的想法,但工業社會過節日的意義正在改變。

從功能論的角度來看,前工業社會的節日將一年區分為幾個時段,配合四季的變化,可調節生活節奏。此外,在過節的時候,社會成員有更多機會彼此互動,有凝聚群體意識的效果。

進入工業社會之後,生產活動已不需要配合季節調整,也出現許多與季節無關的假日(例如政治性的紀念日)。節日除了放假讓人得到喘息,已經不太有配合生產活動的功能。全年無休的商店、餐廳,輪休的生產線,已分不清「假日」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休息的日子。此外,配合節日的飲食,應景的裝飾,已沒有季節限制,隨時都可以買到,也降低了節日的特殊風情。

在節日的生活調節功能越來越淡薄的時候,某些節日的氣氛卻越來越濃厚,這不是出於生活需要,而是商業化的結果。

從原來的意義看,耶誕節和萬聖節都不是歡樂的節日。前者是慶祝耶穌誕生的「平安夜」,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徹夜狂歡反而破壞了安寧的氣氛。萬聖節是鬼節,和臺灣的中元節比較相近,避諱和禁忌似乎是必要的。但目前這兩個節日已不見原來的嚴肅氣息,轉而成為無禁忌的歡樂節日。送禮和變裝是兩個節日的主軸,也是西方社會一年消費的旺季。[6]

節慶祭典一向帶來商機,所以節日和商業活動彼此分不開。但在過去,商業活動依附於節慶,例如廟會的主體是宗教儀式,攤販追逐人群而來。在今日,商業活動成為節慶的主體,例如耶誕節、萬聖節、情人節、母親節,商業廣告教導人們如何過節,並刺激人們過節的意願,塑造過節的氣氛。

另一個萬聖節引發的討論點,是有關文化入侵或文化殖民的問題。某些人認為,外國的宗教節日紛紛移植到國內,而非教徒過這些節日有何意義?這不過是文化殖民罷了。現在元宵節提紅燈籠的興致還不如提萬聖節的南瓜燈籠,這是喪失文化認同的表現。[7]

商業化與文化移植都牽連到一個問題:什麼是「自己的傳統」?

很多傳統節日一開始隨著異文化被帶進來,但文化入侵的想法是民族主義興起後產生的。到底什麼是本土的,什麼是外來的?外來習俗要經過多久才是本土的傳統?並沒有確定的答案。中元節來自佛教,而佛教來自印度。歷史上,中國曾經發生排佛運動,但排佛的理由是佛教教義與儒家倫理衝突,並非因為佛教是舶來品,信佛教會喪失本地文化認同。

因此,「傳統」常常與我們的認知不同。Hobsbawm(2014)以及若干歷史學家進行考證,找到創始的證據,證實被認為行之有年的「傳統」,常常都不如想像中長久,它們是「被發明的」,意思是傳統可能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刻意為之,所謂「自然而然」只是起源不可考罷了。耶誕節或萬聖節若有一天變成臺灣的重要民俗慶典,我們也可以稱它們是「被發明的傳統」。[8]但是,其他的「本土」節日難道就不是被發明的嗎?除了放假與消費,我們還能找出今日過節的意義嗎?

 

[1] 亦有607, 609年的說法。

[2] 另有一說認為,將萬聖日訂於11月1日並加以強制的的是格列哥里四世(Gregory IV),而且時間是835年。

[3] 查里曼(Charlemagne)宮廷最著名的學者Alcuin即來自約克(York)。

[4] 靈魂蛋糕是萬聖節時為紀念死者而做的小圓蛋糕,當作祭祀亡靈的供品。

[5] 網路上可搜尋到各級學校舉辦萬聖節活動的訊息,在2000年之後尤其多。

[6] 2月14日的西洋情人節可謂另一個從國外植入,正在成為本地「傳統」的消費節日。

[7] 請參考:〈台灣人連中元節都不過了,過什麼萬聖節〉,https://readandanalyse.blogspot.com/2014/11/blog-post_4.html 。

[8] 例如中秋節烤肉本來並非臺灣的民俗傳統,而是1980年代後期開始流行的過節方式。

 

參考資料:

1. 郭芷婷,2015,《西洋節慶好好玩:輕鬆上手的派對指南》。台北市:華成圖書。

2. Hobsbawm, Eric (ed.), 2014,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Kelly, Ruth Edna, 1919, The Book of Hallowe’en: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Halloween.

4. Markale, Jean, 2001, The Pagan Mysteries of Halloween: Celebrating the Dark Half of the Year. (Halloween: Histoire et Traditions) translated by Jon Graham. Rochester: Inner Traditions.

5. 〈台灣人連中元節都不過了,過什麼萬聖節〉,https://readandanalyse.blogspot.com/2014/11/blog-post_4.html。檢索日期:2019/09/15。

6. 宋世祥,2017/10/25,〈不給糖就搗蛋?美國與台灣萬聖節的文化觀察〉,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7%99%BE%E5%B7%A5%E8%A3%A1%E7%9A%84%E4%BA%BA%E9%A1%9E%E5%AD%B8%E5%AE%B6/%E4%B8%8D%E7%B5%A6%E7%B3%96%E5%B0%B1%E6%90%97%E8%9B%8B%E7%BE%8E%E5%9C%8B%E8%88%87%E5%8F%B0%E7%81%A3%E8%90%AC%E8%81%96%E7%AF%80%E7%9A%84%E6%96%87%E5%8C%96%E8%A7%80%E5%AF%9F/1500232116762351/。檢索日期:2019/09/15。

7. Hallowee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lloween#Christian_influence

 

作者:胡正光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